• <div id="mkdbw"><font id="mkdbw"></font></div>

    1. <label id="mkdbw"></label>
        1. <meter id="mkdbw"></meter>
              1. <label id="mkdbw"></label><label id="mkdbw"></label>
              2. <meter id="mkdbw"></meter>
                    <label id="mkdbw"><p id="mkdbw"></p></label>

                    用戶登錄

                    沒有賬號?立即注冊

                    百貨迎來“最慘上半年”,僅一成企業營收凈利雙增長

                    來源: 聯商網 羅秀玲 2022-09-13 11:33

                    出品/聯商網&搜鋪網

                    撰文/羅秀玲

                    策展型零售、買手制百貨、主題百貨、全生活中心、年輕活力中心……隨著市場從增量走向存量,百貨行業用層出不窮的空間產品向行業證實了其反應速度、應變能力和創新落地速度,這些歷經黃金十年的頂尖高手,總能憑借創新力量找到新增長模式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盡管如此,今年上半年對于百貨行業來說仍然是一場艱難的“戰役”,疫情帶來的閉店管理,電商、友商強勢分流,甚至國際形勢、客戶消費心理……毫不夸張的說,外部環境帶來的每一個變化對于百貨公司來說都像是一場大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2022年上半年,百貨行業上市公司交出了怎樣的答卷,又有哪些發展新思路值得行業參考學習,《聯商網》選取50家百貨上市企業上半年財報來一探究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最慘

                    上半年僅一成企業營收凈利雙增長

                    《聯商網》統計發現,2022年上半年,50家百貨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13.6億元,比2021年的1561.3億元減少147.7億元。50家百貨上市公司實現凈利潤61.07億元,而2021年上半年則為94.87億元,減少33.8億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備注:

                    1、圖表為不完全統計,榜單按企業營收排名,數據來源為各上市公司財報,數字統計單位為億元;

                    2、永旺、利福國際等部分港股為港幣轉換為人民幣后數字,轉換時間為9月9日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從數據上看,2022年上半年50家百貨上市公司中營收上升的公司僅有9家,其中小商品城增長最快為102.98%;營收跌幅最大的是大東方,同比下降63.56%。 

                    根據大東方公告,營收下滑主要系新增醫療業務和處置汽車業務所致。其中百貨業務實現營收3.56億元,同比下降6.11%。大東方指出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蘇州、上海、無錫周邊等地新冠疫情持續爆發的影響,百貨零售業務不僅承受了較大的貨品供應鏈、品牌貨源保障的壓力,同時在疫情常態化下防控措施及社會面人員流動的不穩定性,給商流、人流,帶來了一定的不確定性和間歇性波動,百貨零售業務板塊承受著較大的客流及營收雙降壓力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事實上,疫情影響是造成百貨上市公司普遍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2022年上半年實現盈利的百貨公司有33家,其中小商品城最賺錢,上半年凈利潤為12.22億元,緊隨其后的則為居然之家(10.5億元)和豫園股份(7.54億元)。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上半年17家百貨上市公司出現不同程度虧損,其中虧損最為嚴重的是利福國際,上半年虧損5.75億港元(約4.2億人民幣),此外,百聯股份、百盛集團、長春歐亞、廣百股份、文峰股份、華聯股份、上海新世界、徐家匯均盈轉虧;永旺、佳華百貨控股、歲寶百貨、大連友誼虧損收窄,而世紀金花、南寧百貨、北京城鄉、沈陽商業城虧損擴大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凈利潤上漲的公司有19家,其中寧波中百增長最快,同比上漲1238.41%,實現凈利潤3.72億元;供銷大集上半年成功扭虧為盈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今年上半年,50家百貨上市公司中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長的僅有6家,約占總量的12%營收凈利雙降的有28家,約占56%,這意味著超過半數企業在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、凈利雙降,僅1成企業實現雙增長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根據榜單顯示,位于前十位的分別是豫園股份(220.09億)、百聯股份(171.09億)、重慶百貨(98.95億)、金鷹商貿(78.82億)、居然之家(62.83億)、天虹(62.31億)、王府井(57.44億)、百盛集團(50.02億)、茂業國際(43.26億)、小商品城(42.07億)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榜單前十名中,僅天虹股份和小商品城營收、凈利潤雙增;金鷹商貿增收不增利,茂業國際增利不增收,其它6家企業則實現營收、凈利潤雙降。 

                    值得注意的是,上半年進入營收百億俱樂部的僅有豫園股份、百聯股份。與去年同期相比,小商品城取代大商股份進入榜單前十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告別

                    12家門店徹底退出市場

                    從開關店情況來看,上半年僅開出兩家門店,而關店數量則達到了12家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上半年,僅百聯股份和王府井各自開出1家門店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關店方面來看,大商股份先后關閉許昌新瑪特、松原新瑪特、大慶經典麥凱樂、齊齊哈爾新瑪特共計4家門店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通程控股關閉婁底、長沙、瀏陽共計3家門店;供銷大集關閉西北地區兩家門店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此外,廣百和百盛集團、合肥百貨各關閉1家門店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除了上市公司外,上半年百貨關店消息不絕于耳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SM百貨天津店、重慶遠東百貨大都會店、重慶富安百貨、平和堂百貨長沙東塘店、南城百貨廣西兩店、東百花地灣百貨、新世界百貨成都店、海雅百貨東莞南城店先后宣布閉店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生機

                    百貨積極自救

                    盡管百貨關店不止,但這并不意味著百貨行業喪失了“生機”,恰恰相反的是,百貨的活力和機會在改造中盡顯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就像聯商網顧問厲玲所講的:“百貨是實體店,所以一定要有服務半徑,只要做好本區域當中最高端的零售店就好了,贏得消費者、品牌商、員工和社區工作者認同。所以百貨會減少,會提升檔次,會成為地區地標。”

                    事實上,百貨行業確實正在通過升級改造加強自身魅力,或引進首店、或加碼線上、或緊跟熱點、或增強體驗,在一輪輪升級改造中,共同推動行業向前發展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1、內容:加碼首店經濟、做強優勢品類

                    首店憑借著強客流吸引力,依然是百貨生機改造的首選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以金鷹為例,上半年南京金鷹世界店先后引進江蘇首店安踏冠軍、品類標桿DESCENTE、FILA FUSION、SAUCONY等運動品牌,發掘戶外、露營等新興業態,滿足目標顧客品質生活新理念;新街口店鞏固優勢品類,在重裝升級多家國際名表品牌的同時,引進網紅餐飲品牌茅臺冰淇淋、北芒咖啡等;徐州店引進江蘇首店Vivienne Westwood,蘇北首店蕭邦、城市首進品牌ELLASSAYWEEKEND、KOREANO、DR.MARTENS、星際熊等,通過擴大獨有品牌陣容保持在當地市場的領先地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解百集團也在財報中指出,今年要打造珠寶板塊品牌陣容天花板, 目前Harry Winston等品牌的招商洽談已有實質性推進;另一方面打造新B座4樓四大重奢品牌VIC ROOM,目前四家品牌正陸續進場施工,下半年將全面打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此外,王府井、茂業國際等都明確指出工作重點之一就是加強與品牌深度合作,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2、深度運營會員

                    除了品牌引進和空間打造外,會員運營也是近年來百貨運營重點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金鷹商貿集團在公告中指出,截至上半年其忠誠會員總數為288.6萬,會員消費占集團銷售所得款項66.3%,同比2021年年末上漲2%;

                    重慶百貨披露其百貨會員總數608.6萬,會員銷售占比81.7%;

                    東百集團會員總數超300萬;

                    廣百、友誼會員人數超250萬人、杭州大廈會員總數91.5萬……

                    這群與百貨緊密相連的“特別人群”,成為百貨業績的重要支撐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3、加速線上線下融合

                    線上線下融合依然是百貨工作的重要一環,特別是受疫情影響和直播火熱,線上逐漸成為百貨公司業績的第二增長曲線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根據公告,天虹上半年線上商品銷售及數字化服務收入GMV約29億元;王府井上半年線上銷售近5億元,茂業國際線上銷售額2.71億;麗尚國潮新零售業務營收1.69億元,正是由于新零售業務收入增長助力麗尚國潮營收增長42.41%;東百集團上半年直播超860場,線上銷售額1.43億元,同比增長12.11%;國芳集團線上交易額GMV8189.1萬元,合肥百貨自建線上銷售平臺GMV5640.83萬元,友好集團自建線上平臺交易額4660.77萬元,供銷大集線上銷售GMV1289萬,同比增長23%……

                    線上發展成為百貨業績增長的不可或缺,也是提升顧客體驗,深度運營會員的重要一環,刺激著實體零售商業進行深度布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比如王府井積極打造“王府井在線平臺”,通過線上商城、新媒體、短視頻、直播帶貨等運營模式,初步實現了顧客在線、服務在線、營銷在線、 商品在線的全渠道經營場景,實現線上線下的全面融合。文峰股份利用自身的技術力量,全新上線了“文峰云購”電商平臺,實現“會員通、業態通、服務通、企微通”,提升會員粘性,驅動消費增量, 是公司轉型升級提升未來競爭力的重要戰略性舉措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結語

                    在產品類型創新上,百貨行業更是“百花齊放”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華聯股份專注社區商業,世紀金花打造創新零售空間,天虹股份從社區百貨店向社區生活中心轉型效果明顯,上半年超一半社區店利潤實現增長,百聯從挖掘品牌價值角度出發大力發展創新門店,除了首次打造策展零售外,接下來還會推出百聯ZX創趣場等非標項目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此外,下半年百貨上市公司也積極布局,一批新項目將要入市,比如百聯股份推出青島即墨奧特萊斯,居然之家推出中商·光谷里,百盛布局江西宜春,茂業國際推出成都雙流茂業時代廣場,東百集團利橋古街項目預計今年年底開業,佳華百貨控股也將在深圳開出深圳百佳華沙井購物中心

                    屆時,新調改和新入市項目將會給行業將會帶來哪些新驚喜,《聯商網》將持續關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發表評論

                    登錄 | 注冊

                    你可能會喜歡:

                    回到頂部

                    世界杯买球推荐软件